粘振和
姓名 粘振和
學歷 東海大學歷史碩士
組別 人文藝術領域
類別 專任師資
職稱 教授兼教務長
授課領域 歷史與文化、茶文化
研究專長 茶文化、宋史、中國現代史、臺灣歷史與文化、臺灣古蹟的認識與鑑賞;
目前研究以飲食文化與茶文化為主.
學歷 東海大學歷史碩士
組別 人文藝術領域
類別 專任師資
職稱 教授兼教務長
授課領域 歷史與文化、茶文化
研究專長 茶文化、宋史、中國現代史、臺灣歷史與文化、臺灣古蹟的認識與鑑賞;
目前研究以飲食文化與茶文化為主.
瀏覽數:
學年度 | 期刊等級 | 論文名稱(篇名) |
---|---|---|
103 | 其他, | 金虀玉膾:簡論唐宋文人筆下魚膾美食的意象與寄託 |
103 | 其他, | 卷白波--乾杯的典故 |
103 | 其他, | 論北宋水磨茶法 |
102 | 其他, | 北宋茶文化的一個切面:論梅堯臣茶詩的史料價值 |
102 | 其他, | 聚斂與樁配:元代榷茶制度的建構、整治與變遷 |
100 | 其他, | 建立品茗美學:《茶經》導讀 |
100 | 其他, | 宋代鬥茶內涵的轉折:以蔡襄茶學理論為核心的討論 |
99 | 其他, | 鬥茶:茶藝比賽之外的「名茶」身分 |
99 | 其他, | 黃庭堅〈煎茶賦〉的版本問題及其反映的茶文化現象 |
99 | 其他, | 試探元代鬥茶風氣 |
98 | 其他, | 適口者珍:由冰壺先生典故試探庶民美食的意象與轉化 |
98 | 其他, | 元末楊維楨〈清苦先生傳〉的茶文化意蘊 |
97 | 其他, | 臺灣歷史與文化特色 |
96 | 其他, | 當代宋人四藝說之商榷 |
95 | 其他, | 析論茶文化議題的幾個史料詮釋問題 |
94 | 其他, | 北宋汴河管理機關及其沿革 |
94 | 其他, | 茶泉的歷史評鑑:兼論天下第一泉 |
93 | 其他, | 茶人連橫述略 |
93 | 其他, | 春秋義法與亂世臣節--以大楚政權(AD1126)君臣反應為主的探討(下) |
93 | O | 道德的信任危機:劉豫大齊政權的研究 |
93 | 其他, | 春秋義法與亂世臣節--以大楚政權(AD1126)君臣反應為主的探討 (上) |
92 | 其他, | 道德的信任危機:劉豫大齊政權的研究 |
92 | 其他, | 貳臣的進退:張孝純的仕與隱 |
92 | 其他, | 宋神宗時期的汴河利用政策與清汴工程 |
91 | 其他, | 宋金之際臣節類型的探討--兼論宋高宗 |
91 | 其他, | 貳臣的進退:宇文虛中的困境 |
90 | 其他, | 西漢德運問題的新詮釋 |
89 | 其他, | 西漢後期的天命衰微論及其因應 |
85 | 其他, | 朱熹論治道 |
學年度 | 論文名稱(篇名) | 研討會名稱 | 會議開始時間 | 活動結束日期 |
---|---|---|---|---|
108 | 創新與傳承:南宋茶葉管理政策之衍變 | 2020年歷史與文化暨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 | 2020-05-29 00:00:00 | 2020-05-29 00:00:00 |
102 | 論北宋水磨茶法 | 第11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2014-05-09 00:00:00 | 2014-05-09 00:00:00 |
101 | 通識教育專業與融合(二)~歷史古蹟教學實務分享 | 大學教師高效能課程設計研討會 | 2012-09-07 00:00:00 | 2012-09-07 00:00:00 |
101 | 梅堯臣茶詩初探 | 第七屆海峽兩岸茶業學術研討會 | 2012-08-21 00:00:00 | 2012-08-24 00:00:00 |
100 | 臺灣古蹟教學的構思與實踐--臺灣歷史與文化課程的一項嘗試 | 2012高雄文化及通識教學學術研討會 | 2012-04-23 00:00:00 | 2012-04-23 00:00:00 |
99 | 宋代鬥茶內涵的轉折:以蔡襄茶學理論為核心的討論 | 2010第六屆海峽兩岸茶業學術研討會 | 2010-11-02 00:00:00 | 2010-11-08 00:00:00 |
98 | 鬥茶:茶藝比賽之外的「名茶」身分 | 第七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2010-04-30 00:00:00 | 2010-04-30 00:00:00 |
98 | 試探元代鬥茶風氣 | 第三屆陸羽茶學論文研討會 | 2010-04-11 00:00:00 | 2010-04-11 00:00:00 |
97 | 黃庭堅〈煎茶賦〉的版本問題及其反映的茶文化現象 | 第六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2009-05-22 00:00:00 | 2009-05-22 00:00:00 |
97 | 試探楊維楨〈清苦先生傳〉 | 第五屆海峽兩岸茶業學術研討會 | 2008-08-23 00:00:00 | 2008-08-25 00:00:00 |
96 | 當代宋人四藝說之商榷 | 第四屆陸羽茶學論文研討會 | 2008-03-01 00:00:00 | 2008-03-01 00:00:00 |
96 | 創新與傳承-高雄餐旅學院茶學教育的回顧與展望 | 2007茶學教育國際論壇 | 2007-09-01 00:00:00 | 2007-09-01 00:00:00 |
94 | 略論茶文化議題的幾個史料詮釋問題 | 中華茶文化教學研討會 | 2006-05-13 00:00:00 | 2006-05-13 00:00:00 |
學年度 | 專書類別 | 專書名稱 | 發表年度 |
---|---|---|---|
103 | 紙本 | 茶史新探 | 2014 |
98 | 紙本 | 北宋汴河的利用與管理(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二編第二一冊 | 2009 |
96 | 紙本 | 當代宋人四藝說之商榷,第四屆陸羽茶學論文研討會 | 2008 |
97 | 紙本 | 試探楊維楨〈清苦先生傳〉,第五屆海峽兩岸茶業學術研討會 | 2008 |
92 | 紙本 | 亂世臣節的困境-兩宋交替之際君臣反應的探討 | 2004 |
學年度 | 活動類別 | 活動名稱 | 活動單位 |
---|---|---|---|
108 | 學術研討會 | 2019年第16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高雄餐旅大學 |
109 | 研習 | 2019年度第16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前專業觀摩 | 高雄餐旅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108 | 研習 | 2019年第16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前專業觀摩 | 高雄餐旅大學 |
108 | 研習 | 創新教學,給學習者帶得走的能力 | 高雄餐旅大學 |
107 | 學術研討會 | 2018第15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高雄餐旅大學 |
106 | 學術研討會 | 2017第14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高雄餐旅大學 |
106 | 學術研討會 | 2017第1屆兩岸餐旅通識教育研討會 | 高雄餐旅大學 |
105 | 作品發表會(含展覽) | 餐旅人文數位學堂 | 高雄餐旅大學 |
104 | 學術研討會 | 第13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高雄餐旅大學 |
103 | 學術研討會 | 第12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高雄餐旅大學 |
102 | 學術研討會 | 第11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高雄餐旅大學 |
100 | 學術研討會 | 2012通識教育國際研討會暨第二十八屆全國通識教育教師研習會--大學通識教育評鑑理念與實踐 | 正修科技大學 |
100 | 學術研討會 | 2012高雄文化及通識教學學術研討會 | 文藻外語學院 |
100 | 研習 | 華語教學與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未來分享講座 | 高雄餐旅大學 |
99 | 學術研討會 | 第三屆亞太餐旅教育聯盟暨第十一屆觀光休閒暨餐旅產業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 | 高雄餐旅大學 |
99 | 學術研討會 | 第八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高雄餐旅大學 |
100 | 學術研討會 | 99年度南區通識課程教師研習營 | 臺南藥理大科技大學 |
100 | 學術研討會 | 第八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高雄餐旅大學 |
98 | 學術研討會 | 第七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高雄餐旅學院通識教育中心 |
97 | 學術研討會 | 第六屆中華茶文化研討會 | 高雄餐旅學院 |
96 | 學術研討會 | 第34屈泡茶師證典禮暨第4屆陸羽茶學研討論文發表會 | 臺北陸羽茶藝中心 |
96 | 研習 | 茶藝文化教師研習活動 | 高雄餐旅學院 |
96 | 作品發表會(含展覽) | 鶴岡紅茶國際鑑賞品茗會及聖輪法師"有機茶深耕人間淨土"發表會 | 佛法山 |
96 | 學術研討會 | 第五屆中華茶文化教學研討會評論人 | 高雄餐旅學院 |
95 | 學術研討會 | 高雄文化及通識教學學術研討會 | 文藻外語學院 |
94 | 學術研討會 | 第四屆中華茶文化教學研討會 | 高雄餐旅學院 |
94 | 研習 | 94年度技專校院教師赴公營構實務研習農業暨生物科技類(製茶技術)94.08.03-5十八小時 | 行政會農委會茶改場 |
93 | 學術研討會 | 第三屆中華茶文化教學研討會 | 高餐通識中心 |
學年度 | 計畫名稱 | 計畫類別 | 計畫開始時間 | 計畫結束時間 | 擔任之工作 |
---|---|---|---|---|---|
100 | 100~101年度教學卓越計畫-子計畫一.子計畫二 | 政府其他案件 | 2011-01-01 00:00:00 | 2011-12-31 00:00:00 | 共同(協同)主持人 |
學年度 | 服務性質 | 案名 | 服務廠商 |
---|---|---|---|
105 | 擔任校外公民營機構顧問或委員 | 升等助理教授審查 | 嘉南藥理大學 |
104 | 推任學會行政職務 | 監事 | 臺灣茶葉學會 |
104 | 擔任校外公民營機構顧問或委員 | 嘉南藥理大學教師升等審查 | 嘉南藥理大學 |
104 | 其他 | 2016年歷史與文化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 | 正修科技大學 |
104 | 擔任國內專業期刊編審及評審 | 高雄文化研究2016年年刊 | 正修科技大學 |
104 | 擔任專業考試命題委員 | 命題委員 | 考選部 |
101 | 擔任校外公民營機構顧問或委員 | 技術教師資格審查 | 大同技術學院 |
101 | 擔任國內專業期刊編審及評審 |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九期審查 | 正修科技大學 |
100 | 擔任校外公民營機構顧問或委員 | 101年度教育部外語基礎活化中文表達分項子計劃 | 樹德科技大學 |
100 | 擔任校外公民營機構顧問或委員 | 文化創意行動科技應用課程成果發表會 | 高苑科技大學 |
100 | 擔任校外公民營機構顧問或委員 | 南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課程發展規劃組工作推動小組 |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
99 | 推任學會行政職務 | 台灣茶葉學會 | 台灣茶葉學會 |
99 | 擔任國內專業期刊編審及評審 |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第八期 | 正修科技大學 |
99 | 推任學會行政職務 | 2011年台灣旅遊文學暨文化旅遊學術研討會 | 高雄市自然史教育館 |
99 | 其他 | 2011年人文與創意跨校研討會 | 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
99 | 其他 | 2011高雄文化及通識教學學術研討會 | 文藻外語學院 |
99 | 其他 | 校本位全人暨通識課程建構諮詢會議 | 文藻外語學院 |
99 | 其他 | 2011年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 正修科技大學 |
98 | 其他 | 茶文化部落格創意設計競賽 | 高雄餐旅學院 |
98 | 擔任國內專業期刊編審及評審 | 正修學報 | 正修科技大學 |
98 | 擔任專業考試命題委員 | 茶文化部落格創意設計競賽 | 高雄餐旅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
96 | 擔任國內專業期刊編審及評審 | 正修通識教育學報 | 正修科技大學 |
96 | 擔任國內專業期刊編審及評審 | 醒吾學報 | 醒吾技術學院 |
95 | 擔任國內專業期刊編審及評審 | 正修科技大學學報 | 正修科技大學 |